系統有多重要?蘋果和 Google 靠著 iOS 和 Android 系統成為互聯網市場不能被忽視的存在。他們受歡迎當然不只因為系統,但系統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連全球最大的社交平臺 Facebook 也想開發自己的操作系統,當然,這個系統針對的是 VR、AR 設備,更多是在布局未來。
世界上最知名的互聯網公司都想建立自己的系統,除了建立在硬件設備之中的操作系統,還有的公司在建立無形亦有形的操作系統。
商業操作系統頭年,和企業的化學反應
幾天前,第二屆 ONE 大會在杭州舉行,會議中有不少第一屆大會的議題在十一個月后繼續延續。
今年 1 月,在第一屆 ONE 大會上,阿里 CEO 張勇首次提出了「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這個概念。在他眼中,這個概念涵蓋了所有阿里巴巴的業務,它們被分為 11 個部分:品牌、商品、銷售、營銷、渠道管理、服務、資金、物流供應鏈、制造、組織和 IT 系統。
張勇在會上解釋了 ONE 大會的由來和他們的新想法。「3 年前人們總認為互聯網帶來了一個虛擬的商業世界,這個世界更先進,而線下的都叫傳統世界。但 3 年后的今天,線上線下都有一個高度的共識,就是我們走在一個共同的商業世界,ONE world。」
在這個共同的商業世界里,線上線下服務的都是同樣的用戶。為了服務這些用戶,阿里為你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商業操作系統。從淘寶,天貓到菜鳥,釘釘、支付寶、餓了么、阿里金融、阿里云……阿里本身就有的產品,服務和架構成為了這個商業系統中的「基礎設施」。
作為一個操作系統,從誕生之初就注定了它的使用者眾多,不是為一兩個平臺和品牌所締造的操作系統。但就像 iOS 生態里的開發者不是都能走向成功,搭載 Android 系統的手機廠商不一定能活到最后一樣。張勇也非常清醒地告訴所有合作者,阿里巴巴的商業系統不是萬能的,一切的關鍵還是取決于企業內部的生產關系能不能成長。
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是一種理念和方法論,在此基礎上實現能力互相激發,產生新的火花。將它理解成產品、工具,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希望輸出一種能力,跟企業內部的能力貫穿融合,產生真正的化學反應。
在年底的 ONE 大會上,阿里就不吝于在大會現場展示了自己和品牌融合的「化學反應」,展示了這些先吃螃蟹的品牌獲得了怎樣的成績。所以你或許也能把這個活動中的一部分看成新生的表彰大會,炫一炫阿里操作系統跑出來的優等生和成功案例。
新品、運營、組織力,阿里頭年發力的三要素
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在開場時就分享了他們對數字商業的創新進行的調研、分析、觀察和總結。在他們的研究中,發現增長的動力來自于消費者的運營,來自于產品,來自于組織力。
新品、運營、組織力,這是阿里商業操作系統頭年幫助品牌進行數字化建設的三大要素。阿里的高紅冰自己也說:
這三個要素不是簡單的疊加。如果大家使用得當,如果能夠全方位完成數字化,它是一個乘數效應。如果把這三個要素予以深度的融合、疊加、創新、聚合,它應該形成的是數字經濟指數效應。
支付寶等 app 都是入口,小程序的作用則是連接
在整個阿里的商業操作系統中,支付寶變成了一個重要入口,而支付寶的小程序相較去年也有了更重要的作用。
支付寶行業支付事業部總經理葉國暉在圓桌會談上就分享了一個趨勢,線下的移動支付成為了一個商家最大的私域流量。
為了讓流量創造更大的價值,支付寶也對 app 內的小程序做了更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