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程序這條賽道上,2019年無疑是“煥然一新”的一年。在這里,我們不妨用3個關鍵詞回顧下小程序的這一年。
搜索,小程序的新權杖
2019年,隨著小程序的發展,搜索的地位開始變得日益重要。今年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表示:“小程序在線下是要通過掃碼獲得的;在線上它應該是通過搜索和社交這兩個渠道獲得。”
在張小龍看來,搜索應該是微信小程序優先考慮的流量入口分配方式,來自搜索的流量,要占到接近一半。搜索為什么這么重要?一個觀點是,搜索的本質是滿足用戶在信息未知狀態下的探索,因此,小程序最自然的方式是依賴搜索開啟,尤其是在現在這個信息紛繁過載的時代,搜索在分揀、比較與篩選,摒棄干擾等方面的優勢,可以更直接命中用戶真正想要的信息與服務。
此外,隨著小程序種類的持續豐富,持續普遍的獲得感也讓用戶對小程序失去新鮮度。也就是說,隨著小程序平臺進入到精細化運營新的發展階段,之前“一夜封神”的案例會越來越少,平臺和開發者將越來越關注留存,以被搜索到等方式真正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將會成為主流。
搜索價值的回歸也反映在了百度智能小程序身上。作為國內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每天的搜索需求高達數十億次,百度App的主場景搜索更是智能小程序最核心的入口。3月份,百度智能小程序開始全面接入搜索。一個月的時間里,智能小程序的平均流量提升了60%,很多開發者通過百度搜索獲得了數十倍乃至百倍于過去的流量。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百度智能小程序的入駐數量已經突破30萬,覆蓋了271個細分行業,月活用戶超3億,移動視頻、移動購物、生活服務、旅游服務、汽車服務、新聞資訊等領域都出現了眾多月活百萬的智能小程序。
全景流量,小程序的新矩陣
2019年,全景流量成為小程序的另一關鍵詞。以微信、支付寶、百度等為代表的超級APP發揮其流量優勢,基于小程序自建生態,布局全景流量,搶奪流量紅利。
今年4月,阿里巴巴CTO張建鋒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阿里系將持續加碼小程序,實現一次開發,多平臺運行。
就在支付寶宣布該策略的同時,百度智能小程序已經把“一次開發,多平臺可運行”落地到多個產品端,且更加開放。彼時,包括百度貼吧、百度地圖、百度網盤等在內的多個月活過億的百度系App以及愛奇藝、wifi萬能鑰匙等外部App已經全面接入智能小程序。
不僅是移動端,2019年小程序還實現了車載系統等場景的突破。
4月份,搭載百度車載OS的長城哈弗H6新款車型亮相,推出了智能語音交互、智能車載小程序、主動推薦等功能;8月份,騰訊聯手長安汽車正式推出了微信車載版;9月份,阿里也把小程序搬上了車,落地小鵬P7。
服務閉環,小程序的新未來
小程序流量邊界的不斷延伸和拓展其實也是從“流量”重心轉向“留量”重心轉移的一個縮影,在此背景下,小程序服務閉環的能力就顯得極為重要。
百度和有贊的戰略合作就是其中的一個鮮活案例。雙方聯合推出的直營電商解決方案,就是為了幫助各類直營電商在百度快速開店、精準獲客、線上交易以及持續的用戶運營,打造自己的新官網。從效果上看,這不僅讓搜索和商家服務得以貫通,也盤活了百度移動端業務。以東阿阿膠百度智能小程序為例,上線首月就實現了16萬人次使用,10月實現銷售環比增長164%,雙11銷量環比增長了63%。目前,韓都衣舍、立白、良品鋪子等上百家品牌主都已經入駐百度智能小程序。
百度智能小程序開源聯盟也有著同樣的效果,百度地圖、愛奇藝、wifi萬能鑰匙等聯盟伙伴與智能小程序開發者的雙向匹配,不僅可以實現更加精準的分發,同時也完善了這些平臺的服務能力,進而拉長了用戶的使用時長,提升了轉化率和留存率。相對于流量漫灌的方式,這種精準直達的用戶獲取方式顯然更受開發者的期待,更能激活小程序。
因此,百度智能小程序也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要從點線面留存用戶,從流量變成留量,從經營流量到經營用戶的一個重要原因。
事實上,不僅是百度,微信和支付寶也意識到小程序下半場會越來越偏重于運營。比如微信小程序在今年年初上線“小程序桌面”,支付寶小程序則是提供了一整套“自運營工具”及相關課程,涵蓋拉新、留存、促活等環節。
總的來看,小程序的競爭已經發生本質的改變。2019年,爆款已經不再,BAT真正的特點和優勢已經開始浮現,行業也將迎來一個全新的開始。